今儿个,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是咋折腾U盘量产工具的。这玩意儿平时不咋用,但真要用起来,还挺让人头大的。
起因
前阵子,我那老U盘不知道咋回事,插电脑上老是弹出来让格式化,可格式化,又老是失败。寻思着这U盘也用好几年,估计是寿终正寝。但转念一想,这年头,谁还没几个闲置的U盘?扔怪可惜的,不如试试能不能抢救一下。
摸索阶段
我对“量产”这俩字儿是完全没概念的。就在网上瞎搜,什么“U盘修复”、“U盘打不开”之类的关键词都试个遍。结果,找到一堆乱七八糟的软件,要么是广告满天飞,要么是根本不好使。后来才慢慢摸到“量产工具”这个门道。
我先是下个叫“ChipGenius”的软件,这玩意儿能检测U盘的主控芯片型号。一查,我的U盘是“iCreate i5128”的。知道型号就好办,我就照着这个型号去找对应的量产工具。
这过程也是一波三折,找到的工具不是版本不对,就是操作界面太复杂,看得我头晕眼花。我还试过“短接”大法,就是把U盘拆开,用镊子把里面的两个小触点连起来。不过这招对我这U盘没啥用,估计是真坏到根儿上。
实践出真知
折腾好几天,我总算是找到一个能用的量产工具。具体叫啥名儿我给忘,反正界面挺简洁的,操作也不复杂。我按照网上的教程,一步一步来:
- 先备份:虽然U盘已经打不开,但还是抱着一线希望,万一能恢复点数据。不过这一步基本是白费力气,啥也没备份出来。
- 格式化:在量产工具里,我选“低级格式化”,把U盘彻底清空。
- 设置参数:这一步比较关键,要根据U盘的型号和容量,设置一些参数。我也不太懂,就照着网上的教程,选几个默认的选项。
- 开始量产:点击“开始”按钮,量产工具就开始工作。这过程有点慢,我等大概十几分钟。
结果
量产工具提示“成功”!我赶紧把U盘拔下来,再插上,还真好!电脑能正常识别U盘,也能正常读写文件。那一刻,我感觉自己简直就是个电脑高手!
不过这回经历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:U盘这玩意儿,平时还是要好好保养。别等坏才想起来抢救,那可就费老劲!还有,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,一定要多留个心眼,别被那些乱七八糟的软件给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