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刷手机,看到个词儿“PTSD”,我寻思这啥玩意儿?看着像是个医学名词,结果一搜,原来还是个网络流行语。这年头,啥都能成网络流行语,真是活久见。
实践过程
我先是在几个常用的搜索引擎上敲“PTSD 网络用语”这几个字,出来一堆结果。这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,这词儿肯定很火,要不不能这么多信息。
- 第一步,看定义:我先是随便点开几篇文章,快速扫一眼。大概意思是说,这个PTSD本来指的是“创伤后应激障碍”,就是说人经历啥大事儿之后,心里留下阴影,老是走不出来。
- 第二步,看引申义:然后,我又看看,发现这词儿在网上用,意思还不太一样。大家现在说“PTSD”,很多时候是说,看到啥东西,或者听到啥话,就想起来以前不好的经历,感觉特别难受,甚至有点儿“尴尬癌”都要犯的意思。
- 第三步,找例子:为搞明白这词儿到底咋用,我又去找些例子。比如,有人说,看到小说里男主角动不动就“邪魅一笑”,他就“PTSD”。还有人说,看到以前坑过自己的某个明星,就“PTSD”。
- 第四步,看讨论:我还特意去一些论坛、贴啥的看看,想看看大家都是咋讨论这个词儿的。发现大家用得还挺多的,各种情况都有。有的人是真情实感地觉得受到伤害,有的人就是玩梗,图个乐呵。
- 第五步,自我实践:为保证自己真的理解到位,我开始尝试自己使用”PTSD“这个网络用语,我发现在生活中真的是处处可以使用,比如我今天中午吃坏东西导致拉肚子,我就可以说我对公司楼下那家快餐店有”PTSD“。
最终成果
这么一番折腾下来,我对“PTSD”这个网络用语算是有个比较全面的解。这词儿,你说它严肃,它确实有严肃的一面,毕竟原本是个医学名词。你说它不严肃,它在网上又经常被大家拿来调侃。我觉得,这可能就是网络语言的特点,灵活多变,能表达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感受。
这回实践让我学到一个新词儿,也对网络语言的演变有更深的体会。以后再看到别人说“PTSD”,我就不会一脸懵逼,还能跟他们一起聊上几句。这感觉,还挺不错的。